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生理机能的日趋成熟与心理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此期孩子的内心冲突非常激烈。因此,部分青少年采取非自杀性自伤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负性情绪。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不含自杀意图的情况下,直接、故意、反复伤害自己身体,且不会导致死亡的行为[1]。研究资料显示,具有NSSI行为的青少年占社区人群的比例为15% ~32.7%,而它在精神障碍患者中高达40%~87%。研究显示既往有NSSI的青少年70%以上存在自杀观念,另据研究报道有NSSI的青少年随访一年内至少发生过一次自杀未遂者占10.9%[2]。因此,探讨青少年NSSI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护理干预已迫在眉睫。本文将就NSSI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护理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