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双,迟骋,宋海涛,等.烧伤患者新型腕带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8,17(9):103-104. [2] 闫敏. 影响患者规范佩戴手腕带依从性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2):184-186. [3] 吴玉铃,梁小琴,蔡菲莉.“粉红丝带”手腕带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20,42(1):168-169. [4] 郭丽丽,孙慧,刘春芬.腕带标识双核查对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7):70-71. [5] 廖卫华,徐慧颖,丁静,等.HFMEA在优化无陪护病房新生儿身份识别流程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4):1983-1986. [6] 胡秋霞,荣凤梅.手腕带和切口标识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4):184-185. [7] 任旭霞. 腕带标识双核查对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3):261. [8] 侯平花,刘芬,庾红霞,等.基于数据指标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成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9):248-249,252. [9] 王新莉. 神经外科患者佩戴标识腕带现状调查[J].天津护理,2015,23(2):154-155. [10] 蒋利亚,王黎梅,王秀娟,等.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5,14(11):1017-1019. [11] 邓秋媚. 腕带标识在护理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2):157-159. [12] 张素蓉.监管护士腕带核查情况改变内科住院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161,170. [13] 王金丽. 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调查及对策[J].养生保健指南,2017(39):70. [14] 钟水英,林温,朱秀清,等.护理干预对患者手腕带佩戴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241-242. [15] 张燕,高祝英,王海霞.品管圈在提高患者腕带佩戴率及护士操作腕带核对率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1):2985-2987. [16] 陈琼花. 手腕带标识在护理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8):164. [17] 胡筱峰,徐彬,钱一平,等.指纹腕带二种身份识别方法在精神科临床药疗中的应用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9):840-842. [18] 梅雨欣,刘艾红.多功能手腕带的研制[J].护理学报,2018,25(24):58-59. [19] 王伟,王艳宏,孟海燕.一种新型心内科医用腕带的设计[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7):封3. [20] 吴莎莉,石小毛,文辉,等.水胶体额标在新生儿无陪病房身份识别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3):51-52. [21] 涂姝婷,谢莉玲.品质管理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5,44(10):1403-1405. [22] 冯桂秀,邓莉.急诊日间输液患者佩戴标识腕带现状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9):27-27,28. [23] 曹云. 条码腕带佩戴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4,12(33):3141-3143. [24] 杨艳. 老年病房配戴手腕识别带执行欠佳的分析与对策[J].医药前沿,2013(29):105-106. [25] 邢媛媛,杨甜,张娟.低年资护士使用PAD核对手腕带依从性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7):13-14. [26] 杨晓荣,黄园园,李雪,等.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现状调查及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8,33(14):75-77. [27] 李淑瑶. 应用品管圈降低急诊外科护理操作手腕带漏核查率[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0):107. [28] 陈仲会,刘玲,甘江苏,等.护理操作身份识别执行正确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7):5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