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的护理
李民 范永娟 程玥 刘亚平
2023, 31 (1): 124-126.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3.01.032
摘要294)   HTML131)    PDF (514KB)(127)   
总结 1 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接受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三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后应用无创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的护理。 患 者在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后轻度呼吸困难,继发呼吸衰竭,经过实施无创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成功。 患者实施俯卧位的前提是合适的 镇静,俯卧位过程中,专人固定左心室辅助装置电缆线,同时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压力性损伤。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吸气肌训练效果的系统评价
李琳 刘亚平 刘丹丹 高慧
2022, 30 (2): 173-178.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2.02.012
摘要210)   HTML0)    PDF (678KB)(183)   
目的:评价吸气肌训练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INAHL、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维普国内外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2年2月15日内有关CABG术后患者吸气肌训练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最终纳入7篇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共410例CABG术后患者。分析结果显示,CABG术后吸气肌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最大吸气压力[加权均数差值(WMD)=19.36, 95% CI:11.77~26.95, P<0.001]、最大呼气压力(WMD=24.14, 95% CI:4.13~44.16, P=0.02)、第1 s用力呼气容积(WMD=0.31,95% CI:0.19~0.44, P<0.001)、动脉氧分压(WMD=6.75, 95% CI:2.37~11.12, P=0.003)、峰值摄氧量(WMD=-3.31, 95% CI:-4.67~-1.95, P<0.001)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WMD=79.14, 95% CI:41.97~116.31, P<0.001),缩短机械通气时间(WMD=-5.54, 95% CI:-7.47~-3.62, P<0.001)和住院时间(WMD=-1.26, 95% CI:-1.85~-0.66, P<0.001)。结论:对于CABG患者,术后吸气肌训练为简单且易接受的II期心脏康复方式,可最大限度提高其术后身体机能,降低不良事件风险,改善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