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护理 ›› 2024, Vol. 32 ›› Issue (2): 159-163.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4.02.008
张晓翠 尹雪梅 张学颖 孔丽
ZHANG Xiaocui, YIN Xuemei, ZHANG Xueying, KONG Li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护士对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NISI)及其高危风险因素的认识情况,并了解护士对 NISI 风险评估相关量表的认知现状,为编制科学实用的 NISI 风险评估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 2021 年 11 月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天津市 205 名新生儿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生儿病房护士认为临床最为常见的 NISI 类型依次为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药物外渗性皮肤损伤和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帕累托图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新生儿科病房护士认为 MARSI 高危因素主要为皮肤状况、粘胶粘贴时间、粘胶剂类型、胎龄及体质量,累计比率为 78.53%;药物外渗性皮肤损伤高危因素主要为输注药物性质、置管位置、早产和低体质量及置管类型,累计比率 77.62%;MDRPI 高危因素主要为胎龄、体质量、活动度、营养及皮肤浸渍,累计比率为 79.44%。卡方检验显示,是否在临床使用过 NISI 风险评估量表对于护士应用 NISI 风险评估量表的意愿、应用量表对临床工作量的影响评价及应用量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31.886、12.641、 8.863,P 均<0.01)。结论: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临床常见类型包括 MARSI、药物外渗性皮肤损伤和 MDRPI,新生儿科病房护士认为胎龄、体质量是其共同高危因素,但损伤类型不同,其特异性高危风险因素存在差异。NISI 风险评估量表在临床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有必要编制出科学实用的 NISI 风险评估量表以满足临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