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我国慢性病儿童疲乏现状及护理干预进展
张燕 熊英 梁慧敏 赵岳
2023, 31 (1): 64-68.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3.01.015
摘要369)   HTML278)    PDF (716KB)(70)   
疲乏是困扰慢性病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然而对儿童慢性病导致的疲乏问题关注起步较晚。 儿童由于其自身特点,表达能 力有限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疲乏问题容易被忽视。 近年来我国针对慢性病儿童疲乏研究逐步开展,现对国内慢性病儿童疲乏研究现 状及护理干预进展进行综述,为慢性病儿童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与失志的关系研究
王宏 杨宇婷 张燕
2023, 31 (1): 50-54.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3.01.012
摘要213)   HTML220)    PDF (733KB)(7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和失志现状及三者间的关系,为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提 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2 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 14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 版第二版失志量表(DS-Ⅱ-C)、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汉化的修正版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ASAS-R-C)及人口社会学资 料问卷开展调查。 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失志得分为 8.00(6.00,13.00)分,中高度失志发生率为 70.7%,心理弹性得分为(25.43±7.89)分,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54.31±6.94)分。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均与失志呈负相关( P<0.01),心理弹性在自我 护理能力与失志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 38.15%。 结论: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重 视患者面临的失志问题,通过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维护健康心理的过程中加强对心理弹性的干预,从而有利于患者后续内在心 理调节,最终达到预防或降低失志的发生与发展的目的。
“互联网 +”背景下天津市老年门诊患者就医体验现状分析
张燕 汪星星 梁慧敏
2021, 29 (6): 641-645.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1.06.003
摘要258)   HTML0)    PDF (642KB)(108)   

目的:调查“互联网+”背景下老年门诊患者就医体验,为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11月至20202月,便利抽取在天津市公立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96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就医体验问卷调查其对门诊医疗服务就医体验,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改进天津市门诊医疗服务水平的策略。结果:老年门诊患者就医体验得分为(86.49±15.88)分,处于中等水平;男性、农村的老年门诊患者就医体验相对较好,三级医院就诊体验优于一、二级医院,并且医院现代化设备利于提升就医体验。结论:信息化时代,老年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提升医院智能化信息建设同时,应当优化就诊系统,完善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管理体系,打造区域医联体,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反哺基层惠及广大患者,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老年门诊患者就医体验。

通腑泻浊法中药保留灌肠预防甘露醇肾损害操作优化研究
张燕双
2016, 24 (6): 547-548.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16.06.039
摘要178)     
目的:观察通腑泻浊法中药保留灌肠前行清洁灌肠,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滴甘露醇引起急性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纳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50 mL的通腑泻浊法中药灌肠,每日1次,连续使用10 d。观察组患者先行清洁灌肠后再行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仅行中药保留灌肠。通过检测治疗前、治疗3 d、5 d、7 d和治疗10 d时血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进行急性肾损害疗效评估,并对灌肠液平均保留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肾损害发生率无差异(P>0.05)。治疗7 d及10 d时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灌肠后药物停留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泻浊法中药保留灌肠前行清洁灌肠,能有效地预防甘露醇肾损害,同时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保留时间,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