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肺癌术后患者虚拟现实镇痛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曹灿灿 王艳梅 路明惠 柴倩文 魏力
2025, 33 (1): 1-5.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5.01.001
摘要138)      PDF (408KB)(81)   
目的:了解肺癌术后患者运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进行镇痛的体验和需求,为制定相关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6月至9月对26例参与VR镇痛的肺癌术后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癌术后患者使用VR镇痛的体验及需求可归纳为VR镇痛的积极体验(认可VR镇痛效果、促进心情愉悦)、VR镇痛的消极体验(体验新鲜事物的畏惧感、使用中的不适感)及术后VR镇痛的需求(丰富VR镇痛内容和提升VR技术的需求、VR操作指导需求、环境安静和使用安全需求、沟通交流需求)3个主题。结论:肺癌术后VR镇痛整体呈现较好的镇痛效果和体验,但仍存在一定的服务需求。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诉求,探寻应对策略,完善肺癌术后患者VR镇痛的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岳晨琪 吕虹蕾 王艳梅 曹灿灿 路明惠 柴倩文 魏力
2024, 32 (3): 253-258.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4.03.001
摘要156)   HTML1)    PDF (439KB)(118)   
目的:构建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过渡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检索、小组讨论初步构建量表的维度和条目池。通过专家函询法、预调查、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修改条目,形成正式量表。2022 年7 月至 2023 年 4 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管外科行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手术的 176 例患者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包括疾病知识、应对能力、个人状态、社会支持 4 个维度,22 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75.853%。2 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 100%,2 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 0.83、0.86,肯德尔协调系数为 0.433、0.351( P<0.05),量表总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54,各维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50、0.958、0.602、0.709;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 0.962,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 0.813~1.000 。结论: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用于评估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
心血管科护士心脏康复推荐意向与信息素养的相关性研究
夏晓琳 王艳 徐晓冰 孟俊彤 刘晔
2024, 32 (2): 164-168.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4.02.009
摘要106)      PDF (394KB)(66)   
目的:探讨心血管科护士心脏康复推荐意向与信息素养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增加护士的心脏康复推荐意向及心脏康复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 2022 年 9 月至 10 月对山东省内心血管科 229 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心脏康复推荐量表、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自评量表收集数据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护士心脏康复推荐量表总分为(64.10±7.81)分,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自评量表总分为(138.51±17.60)分,护士心脏康复意向与信息素养呈正相关( r=0.536, P<0.01)。结论:护士信息素养水平越高,其心脏康复推荐意向越强烈。建议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方式促进护士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进行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护士的心脏康复推荐意向,促进心脏康复的临床实施。
中青年原发性肝癌伴 HBV 阳性患者配偶社会疏离体验的质性研究
徐秀红 郑瑞双 张贞玲 王艳晖 董凤齐
2023, 31 (6): 641-645.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3.06.003
摘要107)   HTML0)    PDF (726KB)(28)   
目的:明确中青年原发性肝癌伴 HBV 阳性患者配偶的社会疏离体验。 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通过目的性抽样法, 于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3 月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肿瘤科 15 名中青年原发性肝癌伴 HBV 阳性患者的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 Colaizzi7 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中青年原发性肝癌伴 HBV 阳性患者的配偶经历社会疏离的真实体验共提炼出 2 个主题及 7 个副主题:社会疏离的表现(孤独无力感、社交回避)、社会疏离的原因(支持力量薄弱、照顾角色需求、公众歧视、自我歧视、利他心理)。 结论:中青年原发性肝癌伴 HBV 阳性患者配偶在患者确诊疾病后存在社会疏离, 多呈现消极体验。 建议护理人员关注此类人群的消极疏离体验,正确引导他们对 HBV 及癌症等的态度和行为,降低自我歧视、公众歧视及社交回避;同时充分利用家庭支持来协助肝癌患者配偶降低社会疏离感。
正念减压训练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王艳 魏学忠 李智
2023, 31 (4): 451-453.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3.04.017
摘要163)   HTML125)    PDF (508KB)(38)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为减轻康复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 2021 年 8 月至 12 月住院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10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4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为期 8 周的正念减压训练。 干预前后比较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的评分。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个人与社会功能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正念减压训练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自身的正性心理支持水平,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1 例 Omenn 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肖丽霞 王艳玲 彭纷霞 刘玲丽
2023, 31 (2): 237-240.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3.02.027
摘要272)   HTML2)    PDF (700KB)(54)   
总结 1 例 Omenn 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经验。 护理要点:组建多学科团队,根据患儿的呼吸道症状、下肢溃疡情况、营养状态、心理 状态实施个性化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呼吸道护理、下肢溃疡护理、感染控制、贫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经过多学科团队 合作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儿症状改善,顺利出院。 持续随访 12 个月,患儿病情稳定。
乳腺癌生存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 Meta 整合
李宛珊 杨惠莉 叶兆祥 王艳杰
2023, 31 (2): 155-160.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3.02.007
摘要185)   HTML108)    PDF (820KB)(67)   
目的:系统总结乳腺癌生存者治疗后的生存状况和心理体验,全面了解乳腺癌生存者的生存状况及需求,为医务人员实施干预 提供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 维普、 万方、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JBI、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 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1 年 1 月。 检索乳腺癌生存者心理体验的相关质性研究文章,采用澳大利亚 JBI 循证 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整合。 结果:共纳入 10 项研究,提炼出 55 项 完整明确的研究结果。 将相似的研究成果归纳为 10 个新类别, 3 个整合结果。 ①心理调适,包括负面情绪困扰、寻找精神寄托、接 受现实。②远期影响,包括癌因性疲乏的持续困扰、出现远期并发症、认知功能异常。③存在各方面需求,包括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的 需求、性生活的影响、缺乏医疗和信息支持、对社会支持的需求。 结论:医务人员应给予乳腺癌生存者更多的关注,了解其身体、心理 及社会等方面需求,针对性的给予干预,提高生活质量。
中青年恶性肿瘤生存者配偶家庭适应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静茹 郑瑞双 王艳晖 董凤齐
2023, 31 (1): 5-10.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3.01.002
摘要235)   HTML75)    PDF (791KB)(71)   
目的:探讨中青年恶性肿瘤生存者配偶家庭适应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增强其家庭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一般 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家庭适应性量表、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及 ZBI 照顾者负担量表对 282 名中青年恶性肿瘤生存者的配偶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恶性肿瘤生存者配偶的家庭适应性得分中位数为 54(49,58)分;家庭复原力得分为(199.05±21.26)分;照顾负担得分中位数为 27(17,41)分。 中青年恶性肿瘤生存者配偶的家庭适应性与家庭复原力呈正相关( r=0.584, P<0.001),与照顾负担呈负相 关( r=-0.284, P<0.00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复原力的 2 个二阶维度即家庭信念和家庭力量、肿瘤生存者职业(无固 定职业)、肿瘤生存者疾病类型(肺部肿瘤、头颈部肿瘤)及家庭人均月收入可共同解释肿瘤生存者配偶家庭适应性的 57.2%的变异量。 结论:中青年恶性肿瘤生存者配偶的家庭复原力可影响其家庭适应性,建议医护人员注重提升中青年肿瘤生存者配偶的家庭复原力, 帮助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调动家庭内部沟通、合作协调能力,保持家庭生活秩序及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关注配偶的照护负担,以提高其家庭适应能力。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王艳
2022, 30 (5): 588-590.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2.05.020
摘要228)   HTML0)    PDF (506KB)(6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8月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10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干预前后比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其不良情绪,加快病情恢复。
基于问题解决疗法的护理策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王艳丽 陈玮 董扬
2022, 30 (4): 449-452.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2.04.017
摘要173)   HTML0)    PDF (549KB)(78)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解决疗法的护理策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基于问题解决疗法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糖尿病痛苦量表(DDS)得分及健康问卷抑郁症候群量表(PHQ-9)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基于问题解决疗法的护理策略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改善血糖状况。
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配偶疾病不确定感与希望、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赵会宁 刘婷 郑瑞双 董凤齐 王艳晖
2022, 30 (3): 311-315.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2.03.013
摘要212)   HTML0)    PDF (646KB)(82)   
目的:调查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配偶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与希望、焦虑的相关性,为护理人员帮助其减轻疾病不确定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罹患家族聚集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配偶20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版)量表、Herth希望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家族聚集性原发性肝癌患者配偶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64.17±11.61)分,为中等水平;希望水平得分(38.39±4.59)分,焦虑得分为(37.09±8.7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学历配偶的疾病不确定感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其疾病不确定感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 r=-0.447, P<0.001),与焦虑呈正相关( r=0.252,  P<0.001)。结论:家族聚集性原发性肝癌患者配偶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希望水平较高,部分配偶存在焦虑。建议临床护理人员对家族聚集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配偶提供个体化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
肿瘤科实习护生死亡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
王艳晖 岳仙 郑瑞双
2022, 30 (3): 272-277.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2.03.005
摘要244)   HTML0)    PDF (777KB)(82)   
目的:明确在肿瘤科实习的护生对死亡教育的需求,为对其开展死亡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17名实习护生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死亡教育知识的需求、死亡教育技能的多样化需求、提升自我关怀能力的需求。实习护生自述他们接受的死亡教育内容不全面,未充分掌握死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其临床实践需求,不能有效应对患者死亡,且经历患者死亡后表现的自我照护能力较差。结论:建议医学院校为实习护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死亡教育相关课程;建议临床带教老师为实习护生适当提供临终护理实践机会,同时关注实习护生经历患者死亡后的自我关怀能力,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提高其自我关怀能力,满足实习护生的死亡教育需求。
护士主导的群组管理在CT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王艳杰 刘殿龙 梁志冉 叶兆祥
2021, 29 (6): 693-695.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1.06.014
摘要187)   HTML0)    PDF (392KB)(138)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群组管理模式在患者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CT检查的9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护士患者一对一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士主导的群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CT检查耗时、一次性成功率、患者依从性。结果:观察组CT检查耗时短于对照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和检查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群组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CT检查质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年轻未婚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和自我形象的中介作用
贾辛婕, 王晴, 李琳, 何欣, 王艳丽
2021, 29 (2): 142-146.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1.02.005
摘要225)   HTML4)    PDF (538KB)(109)   
目的: 探讨年轻未婚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形象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和自我形象之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便利选取天津市某3所三级甲等医院155例年轻未婚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乳腺癌自我形象量表(BIBCQ)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155例年轻未婚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形象得分为(150.58±25.22)分;自我形象与积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 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正向预测自我形象( β=-0.28, P<0.001)和积极应对方式( β=0.40, P<0.001),积极应对方式正向预测自我形象( β=-0.14, P=0.019),积极应对在社会支持与自我形象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 年轻未婚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形象水平较低,临床工作中应鼓励患者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并为患者提供最大程度的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以期提高年轻未婚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形象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的风险管理
潘春芳 王艳 窦英茹 朱庆捷 刘琪 孟秀凤 张梅娟
一种新型便携式碘对比剂恒温箱的制作与应用*
王艳杰, 梁志冉, 陈建, 叶兆祥
2020, 28 (6): 716-717.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0.06.027
摘要151)   HTML2)    PDF (335KB)(65)   
目的: 探讨新型便携式恒温箱在增强 CT 检查中对降低患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效果。 方法: 将600 例行增强 CT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使用的碘对比剂采用新型便携式恒温箱加热至 37 ℃后静脉注射。对照组使用的碘对比剂从医用恒温箱(18~22 ℃)取出来直接注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 CT 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 30 min 内发生过敏样反应及碘对比剂外渗等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增强 CT 检查中,使用新型便携式恒温箱对碘对比剂进行提前预热,能够有效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援助湖北新冠肺炎疫情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吴亚丽, 王艳, 郑栋莲, 马富珍, 殷昌祺, 郭淑萍
2020, 28 (6): 667-671. DOI: 10.3969/j.issn.1006-9143.2020.06.010
摘要226)   HTML29)    PDF (710KB)(80)   
目的: 深入了解新冠肺炎期间援助湖北护士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感受,以期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法,选取宁夏某三甲医院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的护士共12名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高度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心理状态差异、佩戴医用防护用品不适、感恩社会支持。 结论: 援助湖北护士整体工作体验较积极,职业认同感高,但护理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还应充分考虑护士性别、援助医院患者病情程度、不同时期护士心理状态的转变,以及防护装备带来的不适,以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